山路颠簸,姜蘅的双手被麻绳捆得严严实实(继续阅读完结版)

推荐人:tutu 来源: 网络 时间: 2025-05-13 13:47:03 阅读:
点击全文阅读

  第3章 你安全了。

  来的是人?

  姜蘅有点意外。

  她一直以为这座山只有她一个“人”,至少在这几天的时间里,她没有见到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形生物。

  难道这个人也是被送来的祭品?

  似乎不像,至少对方看着比她从容多了……

  猜不中来人的身份,姜蘅不敢放松警惕。她继续躲在神像后面,极力打起精神,目不转睛地注视那人走近。

  黑暗中,灯笼随风摇曳,散发出淡淡的橘色光晕。

  提灯人越来越近,很快走进神庙。

  姜蘅下意识屏息凝神。

  之前距离久,四周又太黑,即使对方提着灯笼,她也只能勉强看清他的身形。现在进了庙,她才发现此人的另一只手还提着一个食盒,食盒盖得严严实实,里面似乎装了不少吃食。

  仔细一闻,隐约还能闻到点心的甜香。

  好饿,好想吃……

  好不容易压下的饥饿感又被勾了上来。姜蘅不自觉咽了下口水,肚子控制不住地发出一声异响。

  “咕——”

  这声异响在寂静的黑暗中分外清晰。

  姜蘅心里一惊,连忙按住肚子。然而已经来不及了。

  站在祭台前的提灯人转身看了过来。

  “有人?”

  他的声音清冽柔和,语气平静,令姜蘅想起夜色下的潭水。

  透澈、空清、波澜不惊。

  刚才发出的声音太明显,姜蘅知道自己藏不住了。

  她沉默几秒,深吸一口气,刚要摆出防御姿态,一盏微微摇晃的灯笼突然举至她上方。

  姜蘅猝不及防抬头,来人的面孔随之映入眼帘。

  这是个面容清雅、眉目柔和的青年。

  他看起来很年轻,最多二十出头。他的鼻梁高挺,下颌锋利优美,肤色在朦胧的光晕中透出冷玉般的质感,眉骨疏朗,浅淡的眼眸像琉璃一样剔透。

  姜蘅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。

  好看到仿佛他才是黑暗中的光源,而自己只是这皎皎辉光中的一粒尘埃。

  姜蘅不由愣住,与此同时,青年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。

  空气在他们对视的瞬间静止,显然他们对于彼此的出现都很意外。

  这份静止并未持续太久,很快,青年率先打断沉默。

  “你还好吗?”

  和刚才相比,他的语气多了一分好奇与关切。姜蘅旋即回神,短短一刹,她明白了对方为什么会问出这句话。

  因为她的脸色看上去实在太差了。

  她连续五天吃的很少。没有得到很好的清理。没有可以换洗的衣服。没有舒适干净的落脚处。

  在旁人眼里,她和桥洞下的乞丐大概没什么区别。

  姜蘅往后缩了缩,小声道:“不太好……”

  青年闻言,脸上关切之色更显。他将灯笼举高一些,放下食盒,然后朝姜蘅伸出一只手,轻声道:“先出来吧。”

  他的手也很好看,手指修长、细白,骨节精致分明,青蓝色血管在昏暗的光线中若隐若现。

  如同名师雕刻而成的艺术品。

  姜蘅看着这只手,内心犹豫一番,还是将自己的手覆了上去。

  从刚才的反应来看,这个青年应该不是坏人。就算是坏人,她现在的状态也打不过对方,还不如老实一点,这样也能少受点罪。

  姜蘅一向明白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的道理,所以当青年虚握住她的手时,她并没有露出任何不当的表情。

  他的手很凉,比她的手还凉。

  是外面的温度太低了吗?

  这么冷却只身来到这座破庙,而且是在寂寥无人的深夜,他究竟是什么人?

  姜蘅按下心中疑惑,跟着青年走到祭台前的空地。

  青年目光微扫,很快发现墙边的茅草。他将姜蘅扶到茅草堆坐下,轻声叮嘱她别乱动,然后提灯折返到神像后面,熟稔地将蜡烛和打火石掏了出来。

  姜蘅顿时了然。

  原来那些蜡烛和打火石就是他放的。

  青年将蜡烛插在烛台上,点燃它们,昏暗的神庙瞬间明亮许多。

  “这里经常有走兽光顾。”青年温声道,“它们很喜欢吃贡品,偶尔也会咬蜡烛。”

  姜蘅不知道他看没看出那些蜡烛有被自己用过的痕迹。

  “你饿了吧?”

  青年将食盒提到姜蘅面前,打开上面的盖子,一阵诱人的香甜气味扑鼻而来。

  “这是我做的点心,虽然已经凉了……你可以先垫垫肚子。”

  姜蘅等的就是这句话。

  她看着食盒里琳琅满目的精美点心,肚子再次不争气地叫了起来。

  “我可以吃吗?”她咽了咽口水,“这些应该也是贡品吧……”

  她知道什么是基本的礼仪,也知道什么样的表现更容易获取陌生人的好感。

  “放心,”青年脸上浮现温和友善的笑意,“即使你不吃,也会有其他动物来吃掉的。”

  ——其他动物。

  在他眼里,难道她也是动物的一种吗?

  姜蘅觉得这个想法……也挺合理。

  她也是动物,还是一只命不久矣的动物。

  她低声道了声谢,从食盒上层拿起一块方形糕点,不顾形象地吃了起来。

  糕点非常软糯细腻,一口咬下去,桂花的淡淡清香在口腔中充斥弥漫,甜而不腻,唇齿留香,令人回味无穷。

  可以说,这是姜蘅自来到这个世界以来,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。

  她突然心里发酸,眼眶一热,连忙又拿起一块糕点塞进嘴里,以此压下心头的酸涩感。

  “抱歉,没有带茶水。”青年歉意地看着她,“是不是很渴?我出去寻些水吧。”

  “不用!”姜蘅连连摇头,“我不渴,不能再麻烦你……”

  话未说完,她被嗓子里的糕点呛到,顿时不受控制地咳了起来。

  青年见状,立刻抬手轻拍她后背:“慢点吃。”

  姜蘅被呛得发不出声音,只能边咳嗽边点头。青年的手仍然在她背上轻拍,一下一下,节奏舒缓而平和,温柔得让人昏昏欲睡。

  姜蘅渐渐放松,呛咳也渐渐平复。

  她随手擦掉眼尾的生理性泪水,侧头看向青年,湿润的眼神充满感激。

  “……谢谢你。”

  少女的眼尾泛红,目光真诚,怯弱得令人怜惜。

  然而只有姜蘅自己知道,面对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青年,她依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。

  “嗯。”青年应了一声,眼眸清透,注视她的目光似乎多了一丝笑意。

  姜蘅怀疑他看穿了自己的小把戏。

  她抿了抿唇,斟酌着开口:“还不知道你的名字。”

  “我叫姜蘅,你呢?”

  “温岐。”青年打开食盒第二层,拿出一张雪白的帕子递给她,“温良恭俭的温,岐山鸣凤的岐。”

  温岐。

  姜蘅接过帕子,在心中默默将这二字过了一遍,仔细回忆,确认自己没有在陈五叔或其他人口中听过这个名字。

  “你好像很熟悉这里。”她继续道。

  “我自小在这里长大。”温岐耐心回答,“山上只有我一个人,每年这个时候,我都会过来打扫祭台,顺便给神像上供。”

  姜蘅很惊讶。

  如果他说的是事实,那他也是祭品的可能性就很低了。毕竟从村里人的态度来看,没有祭品能在山上安然无恙地活到现在,除非这座山上根本没有吃人的妖兽。

  这个推断令人狂喜,她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。

  “你真的是在这座山上长大的吗?”姜蘅小心翼翼地问,“那我可不可以问你一个问题?”

  “什么问题?”

  温岐微微侧头,注视的目光落在她脸上,语气依然温和且充满耐心。

  姜蘅觉得他可能确实常年一个人生活,而且很可能几乎没怎么和别人打过交道。

  他看人的目光太专注、太直白了,虽然没有任何侵略性,但对一个初次相识的陌生人来说,这样的眼神很难招架。

  姜蘅状似无意地垂下视线,捏紧手心,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问道:“你知道这山上……有一只会吃人的上古妖兽吗?”

  “妖兽?”温岐眨了下眼,“什么样的?”

  姜蘅形容不出来。

  她没有见过那只妖兽,也没有听村里人的口中得到有关妖兽外形的描述,除了知道这只妖兽非常嗜血残暴,她对其可以说是一无所知。

  “就是……”姜蘅思索片刻,挫败地垂下脑袋,“我也不知道。”

  “它有什么特征吗?”温岐循循善诱,“比如体型很大、叫声独特之类的。”

  “不知道。”姜蘅摇摇头,“把我送过来的人什么都没告诉我,我只知道它会吃人。”

  “吃人啊……”温岐略一沉吟,语调平缓而肯定,“那应该是没有的。”

  姜蘅抬头:“……你确定?”

  “我说过的吧?我在这座山上长大。”温岐轻轻拨动灯笼,让温暖的烛火更靠近姜蘅,“虽然山上的飞禽走兽很多,但吃人的野兽……我的确没见过。”

  “你所说的上古妖兽,应该只是外人编撰的奇闻吧。”

  姜蘅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。

  她相信陈五叔和常嫂,相信村里的所有人,最后下场是被当成祭品送上神山等死。

  如果她继续选择相信别人,这次的下场又会是什么?

  姜蘅抱紧双臂,侧头看向温岐。

  他安静地坐在旁边,烛火微微摇曳,在他脸上勾勒出半明半晦的幽影。他和煦地注视她,单手托腮,眸子像春水一样清润见底。

  他的身上仿佛有种安抚人心的力量。

  “这么说……”姜蘅谨慎道,“我现在安全了?”

  “当然。”温岐眼睛微弯,笑意柔和,“你安全了。”

  第4章 必须寻求别人的帮助。

  听到这个回答,姜蘅突然松了一口气。

  就像一根紧绷的弦终于松开,虽然仍旧横亘在脑子里,但起码没有之前那么窒息了。

  她已经在这个鬼地方待了足足五天。

  她感到饥饿、孤独、恐惧,每一种情绪都像深不见底的黑水,随时将她淹没。

  所以,即便她还无法完全信任温岐,也不妨碍她对他产生久违的安全感。

  “谢谢你。”姜蘅诚恳地看着温岐,“你人真好,做的点心也好吃。”

  “我可以再吃一块吗?”

  温岐被她渴望的表情逗笑了。

  “吃吧。”他随和地说,“不够我再回去拿。”

  姜蘅点点头,拿起糕点一声不吭地吃了起来。

  其实她的问题还有很多,但她现在有点振奋,需要先冷静一下。

  吃完这块糕点后,姜蘅用帕子擦拭手上的碎屑,默默思索该询问哪些问题。

  庙里一时陷入寂静。

  过了一会儿,姜蘅重新抬起眼睫,试探性地开口:“你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……知道怎么离开这里吗?”

  “离开?”温岐有点讶异,“你是说,下山?”

  姜蘅连连点头,看向他的目光充满期待。

  温岐没有立即回答。他思忖了几秒,轻声问道:“你有尝试过吗?”

  “有。”姜蘅脸上闪过一丝沮丧,“然后就被一道看不见的屏障击晕了。”

  “那是结界。”

  “结界?”姜蘅疑惑。

  温岐微微颔首:“很多年前,为了震慑外来者,一群修士在此处布下了这道结界。”

  “不是没有上古妖兽吗?”姜蘅没明白,“那些修士为什么要布结界?”

  “因为这里曾是某位山神的闭关之地。”

  山神?还真让她蒙对了?

  姜蘅不由想起自己这几日吃饼前对着空气发表的那番言论。

  温岐耐心讲解给她听:“据传几百年前,有位山神在这里构建洞府,闭关修行。后来山神陨落,留下大量法宝,引来无数修士上山寻宝。”

  姜蘅顿悟:“这尊神像就是为那位山神打造的?”

  温岐含笑点头。

  “那……”姜蘅不由朝神像瞄了一眼,“这位山神真的存在吗?”

  “这我就不知晓了。”温岐轻轻摇头,“我只听说那些修士为了夺宝,争得头破血流,死伤无数。他们中的几位大能见事态失控,便将剩下的人驱逐下山,之后布下这道结界,禁止任何人再进出此地。”

  姜蘅心想,这几位修士大能还是太歹毒了。你们想阻止别人上山,也应该布下一道双向拦截的结界,现在这个只准进不准出的单向结界是怎么回事,专门用来祸害她的吗?

  “也就是说,我和你都不能下山?”姜蘅有点绝望。

  温岐微微歪头,面容在灯光下莹润如玉,表情半是无奈半是同情。

  “那有什么人会解除这个结界吗?”姜蘅不死心,“毕竟是人为的,应该总有解除的方法吧……”

  “那几位大能应该能解除结界,但他们至今是否健在,就不得而知了。”

  温岐的目光落到无头神像上,话语里的含义不言而喻。

  姜蘅明白他的意思。

  那道结界已经存在几百年,就算当初布下结界的那些人还没离世,也不可能为了她这种无名小卒解除结界。

  更何况,除了送她上来的那些村民,又有谁会知道这座山上还有活人呢?

  想到这里,姜蘅忍不住又对温岐产生了一丝怀疑。

  既然结界几百年前就存在了,而他又是从哪儿来的?以他对这里的了解程度,显然不是和她一样被迫上山的倒霉蛋。

  似乎是看出姜蘅心中的疑惑,温岐轻笑了笑:“我是守山人,一辈子都要在山上的。”

  “守山人?”姜蘅第一次听到这种名称,“是做什么的?”

  “据说以前是为那位山神管理山上的日常杂务,现在嘛……”温岐眨了下眼,那张清丽俊雅的脸上竟然浮现出孩童般的俏皮,“不过是一介山野村夫罢了。”

  姜蘅没有出声。

  她想,温岐一定没有见过真正的山野村夫,否则他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。

  没有山野村夫会长成他这般惊为天人的模样。

  蜡烛越烧越少,庙里的温度渐渐低了下去。姜蘅吃完食盒里的点心,困意后知后觉地涌了上来。

  她抬手掩唇,小小地打了个哈欠。

  注意到她的动作,温岐关切地问:“要休息了吗?”

  姜蘅其实已经很困了。她恨不得倒头就睡,但庙里太冷了,而且温岐还没走,这让她有点犹豫。

  “我等白天再睡吧……”姜蘅有些为难地说,“反正也没事干,什么时候睡都一样。”

  因为畏冷,她习惯性缩成一团,苍白的下颌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小巧清瘦,乌发拢着半张脸,只露出通红的一点鼻尖。

  温岐静静看着她,轻声提议:“如果你不介意,可以去我那里休息……”

  姜蘅闻言,抬眸与他对视。

  他的目光仍然温和平静,像琉璃一样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。

  她相信,他在提出这个建议时,绝对没有任何不怀好意的想法。

  但她也忍不住怀疑,被这样的目光注视着,就算对方吐露的是可怕的杀人宣言,恐怕自己也察觉不到任何恶意。

  一瞬间,姜蘅几乎要当场答应。

  但她很快又恢复警惕。

  不能再轻易相信别人了,即使对方表现得再友善也不行。

  “我不介意……只是不想再麻烦你。”姜蘅极力让自己看起来非常诚恳,“而且待在这里也挺好的,周边很安全,取水也很方便……”

  温岐耐心地听她说完,脸上没有流露一点愠色。

  “那我明日再带食物过来吧。”他没有多说什么,体贴地将空食盒收好,然后不紧不慢地起身。

  姜蘅见他提起食盒要走,以为他是生气了,连忙伸手拉住他的袖口:“等一下!”

  温岐被她拉住,配合地没有再动。他低头看她,虽然没出声,但眼神却略带疑惑,似乎在问“怎么了”。

  姜蘅试图解释:“我……”

  她有点后悔。她应该说得更委婉点,至少不能让对方感受到明确的拒绝。

  但话已经说出口了,再解释更多反而显得矫揉造作。

  她对上温岐平和的目光,想了想,将面前的灯笼提起来,递到他手边。

  “你忘了这个。”

  温岐的神色有些微意外,但很快又恢复平静。

  “不用,我记得回去的路。”他笑了笑,“留给你吧。”

  说完,他提起食盒,转身缓步离去。

  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黑夜中,姜蘅轻轻叹气,说不出是庆幸还是失落更多一点。

  虽然温岐说了明天会再带食物过来,但这是否只是一句维持体面的客套话,只有他自己知晓。

  他明天可能不会来,以后也不会再来了。

  就在姜蘅回味着那些点心的美味时,突然又想起一件事。

  温岐好像自始至终都没有问过她是从哪儿来的。

  是不感兴趣,还是不需要问?

  *

  次日,姜蘅被鸟鸣声吵醒。

  蜡烛已经燃尽了,灯笼仍然摆放在昨晚的位置,庙外天色大亮,鸟群在树枝上聒噪个不停。

  姜蘅心情很好。

  这是她来到山上后,第一次不是被饿醒。

  起来后,她先去庙外转了一圈。

  没有人。温岐果然没有来。

  姜蘅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。她将灯笼和打火石收好,然后离开破庙,向那条溪流所在的方位走去。

  虽然不能洗澡,但她受不了脏兮兮的自己,所以每天都会用溪水简单擦拭身体。使用溪水的不止她一个,偶尔也会有其他动物在这里饮水。

  今天来这里饮水的是一只狐狸。

  姜蘅已经收拾完,见狐狸警惕地东张西望,索性坐远点观察它。她擅打猎,也擅在野外隐藏自己,狐狸没有发现她,喝完便钻进了不远处的树林。

  姜蘅没有出声,轻悄敏捷地跟了上去。

  这只狐狸长得很肥美,在它的生活区域估计有不少野鸡野兔。

  前几天她饿得没力气捕猎,今天终于吃饱了,或许能试着捉一两只充当储备粮。

  毕竟昨晚吃的糕点支撑不了太久。如果获取不到新的食物,她很快就会再度体力不支,到时候可就不一定再有昨晚的好运气了。

  确定目标后,姜蘅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追踪。

  一路草木幽深茂密,她跟着疾奔的狐狸,一边在途径的树上做标记,一边与它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。

  她很谨慎、细心,专注力不亚于狩猎中的猫科动物。

  然而即便如此,那只狐狸还是在她做标记的间隙跑掉了。等她一转头,狐狸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  姜蘅没想到山上的狐狸这么狡猾。

  她不死心地想再找找,忽然发现地上有一串小小的爪印。爪印一直向前延伸,姜蘅沿着爪印往前走,很快止步停下。

  前面没路了。

  她走到了一处悬崖边,爪印到这里消失了。

  难道那只狐狸跳了下去?

  姜蘅探身往下看了一眼。

  悬崖不算高,下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树。树叶层层叠叠地遮盖在一起,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阻挡了探索的视线。

  姜蘅有点遗憾。

  无论狐狸有没有下去,今天都不可能再碰到了,她的储备粮计划只能泡汤。

  她轻叹一声,转身准备原路返回。

  就在这时,灌木丛簌簌作响,一只黄棕色的活物倏地窜出,闪电般朝她爆冲过来。

  是那只消失的狐狸!

  姜蘅当即反应过来,连忙侧身躲避。然而狐狸的速度太快了,饶是她反应再迅速,还是被狐狸撞到了小腿,身体随之失衡——

  她从悬崖边掉了下去。

  伴随着呼啸的风声、哗啦啦的树叶声,她于急坠中落地,激起无数落叶纷飞。

  *

  姜蘅差点以为自己死了。

  全身骨头几乎散架,脑袋里面嗡嗡作响,眼前短暂地变成一片漆黑。

  她艰难地呼吸,以此平缓无处不在的痛意。

  过了很久,她才勉强爬站起来。

  还好,悬崖不算高,加上有树枝和草丛做缓冲,没有受内伤。但右脚踝的部位很疼,走动的时候牵拉感尤其强烈,应该是扭到了。

  ……自己居然被一只狐狸算计了。

  姜蘅不由苦笑。

  她没有急着查看脚踝,而是先观察四周的情况。

  和在悬崖边看到的一样,这里树木繁多,杂草丛生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腐臭味,粗壮的藤蔓盘根错节地穿插在草丛里,处处透出荒凉危险的气息。

  姜蘅本能地想尽快离开这里。

  她捡起一根趁手的树枝,慢慢摸索回去的路。有了刚才的前车之鉴,这次她非常小心,每走几步就用树枝在地上戳一戳,确认无误再往前走,以防又踩到什么隐藏的陷阱。

  就这样走了数十米,树枝突然戳到一个硬硬的东西。

  姜蘅停下脚步,低头,用树枝拨开杂乱的草丛,一截灰褐色的骨头显露出来。

  ……哪来的骨头?

  姜蘅感到不妙,立马往后退了退,然后用树枝依次拨动周围一圈的草叶。

  头骨、肋骨、腿骨……

  一具散乱的尸骨逐渐拼凑完整。

  姜蘅下意识屏住呼吸。

  她盯着这些骨头足足有半分钟,才蹲下身,小心翼翼地查看起来。

  她不懂尸体鉴定,但也能看出这具尸骨已经风化了很长时间。

  尸骨呈现出腐烂的灰褐色,上面布满大大小小的孔洞,可能是被虫蛀了,也可能是被某种动物用利齿洞穿。大部分骨头残缺不全,散发出难闻的、令人作呕的气味,如同被蚂蚁掏空的老树根。

  姜蘅第一时间想起在她之前的那些“祭品”。

  紧接着她便看到一串蒙满灰尘的手链。

  这串手链嵌在一根收拢的手骨里,看得出来此人生前应该攥得很紧,直到现在也没有丢失。

  姜蘅拿起链子,轻轻擦去上面的灰尘,露出圆润翠绿的玉石。

  在看清这串玉石的瞬间,她的瞳孔微微收缩。

  这是冯婆的手链。

  她绝不会认错。因为冯婆曾经不止一次对原身说过,等原身嫁人了,就把这串家传的玉石手链陪给她,给她撑面子、做嫁妆。

  也就是说,这是冯婆的尸骨。

  没想到她们最后相遇的地方竟会是在这里。

  姜蘅忽然觉得胸口有点闷。

  她深深呼吸,把手链放回原处,然后将冯婆的尸骨就地埋葬。之后,她抬头看了一眼天色,一瘸一拐,继续往前走。

  即使这里没有妖兽,冯婆还是死了。

  她甚至不知道冯婆是死于坠崖,还是死于某种动物的袭击。但不管是什么死因,冯婆走得都很痛苦。

  经过今天这场意外,姜蘅不得不承认,她把一切想得都太简单了。

  原本她以为上古妖兽就是这座山上最大的威胁,只要没有妖兽,她便能安全地活着,像在村里一样,自给自足、丰衣足食。

  然而现在她才明白,即使没有上古妖兽,这里的危险仍然无处不在。

  恶劣的天气、复杂的地形、狡猾的野兽……

  还有最重要、也最致命的一点——匮乏的食物。

  仅凭她自己,很难在这座山上顺利地活下去。

  她必须寻求别人的帮助。

  而温岐——就是那个唯一的“别人”。

你可能也喜欢这些

赞助推荐

网站统计